互联网金融课小组展示反思

今天早上进行了一次失败的互联网金融课小组展示,老师给的反馈是:可以看出来花了很长时间准备,但是案例分析部分(我负责的部分)重点搞错了,本来应该是分析却做成了操作指南和描述现象,而且没控制好时间,严重超时了。

现在感觉有些难受和内疚,原因有以下两点:

1.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没有做好,用错了力。整个题目分为三大部分,第一部分是介绍基于互联网平台技术的创新金融业务,第二是挑一个业务里的具体企业进行案例分析,第三是比较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创新业务与传统业务的优劣势。我负责的是第二部分,选的是智能投顾行业的一个企业,因为对这方面很多知识都不太了解,当时做的时候花了周日和周一两天,在昨天(周三)晚上还提前自己讲了一遍。回想起来,自己的很多时间花在了了解这个行业的一些概念和基本常识上,希望的是能在讲的时候把内容讲清楚、讲的有趣。后来上台有些紧张,而且平常这方面的锻炼比较少,导致整体话语不是很流利,也没成功吸引到同学的兴趣。而且最主要的是,后来经老师点评才发现,自己重点弄错了,我在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上花了太多时间,讲得比较细,导致整个部分展示更像操作指南和描述现象,缺乏分析。老师的这个点评我是非常服气的,确实有这个问题。

2.自己负责的这部分的是最重要的部分,但正是自己这个部分没做好拖累了整个小组,而且小组成员都是我的好朋友,之前也是我组织起来的这个小组。对于拖累了他们,我感到很内疚。当时我是怕把最重要的部分分担给其他人任务太重了,而且也怕其他人不认真做,所以自己就大包大揽,独自完成了这最重要的一部分。自己完成了这部分之后也给同组的组员看了,他们也没什么意见,估计是也没仔细看以及对我比较信任。

当然,事情已经过去了,如果不能从这次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,那么这次的失败就没任何意义了。回想整个流程,如果再来一次,我能通过什么改变以让整个结果更好?

首先,态度上,我相信我已经做到足够认真,我自信我在这上面投入的时间比其他人都要多。问题主要出在跑题上,自己一个人弄由于思维的单一及局限确实容易考虑不周到,当然也不能强迫让每个组员都提供至少一条建议。如果再来一次,我也许会做以下改变:

1.做完之后当面去找平常关系好的朋友,问问他们的意见。如果内容太多或时间紧张,至少也要多确认最重要的那部分。

2.在老师点评之前的小组的时候,听得更认真一些(其实这点意义不大,自己这次在展示之前也算记录了一些其他小组不足的地方)。

3.与组员更多的交流与讨论,不要自己埋头做,不要自己大包大揽,学会与他人沟通、合作!

仔细想了一下,以上几点其实都反应了我“太自恋”的问题,总认为自己一个人就能把事情做好,总是喜欢一人埋头苦干,小瞧团队的力量,如果把自己位置放低一些也许会很不一样。当然,这件事已成过去了。现在再难受再内疚也没任何意义,假如能把这种难受化成改变的动力,那么这次的教训也算没有白费。

《互联网金融课小组展示反思》有一个想法

  1. 有意思的是,在晚上英语口译的选修课上,和yhh、zhw两人一起准备的商务洽谈口译展示获得了老师极高的评价。可以看出来老师真的很满意,我们刚展示完老师就说这部分成绩给我们满分,还说想放到她的mooc上。

回复 Bryce 取消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